Zheng Chongbin: INK as Living Matter

 

  • “我相信墨和水能以沟通或交流而不是控制的方式揭示我们的生活环境与生活经验之间的联系。”
    “我更倾向于利用材料中自然和涌现的特质来重新审视存在是如何从变化而非虚无中出现的。” 
  • ABRASIVE SURFACE 磨擦的表象, 2018 Ink and acrylic on xuan paper 墨 丙烯 宣纸 200.7 x 182.9 cm 在郑重宾三十年的艺术生涯,他融通中国传统水墨和西方抽象绘画,在系统地研究和分析了形象、质感、空间、动势、资料、几何形态这些东西方绘画所共有的基本要素后,郑重宾的作品使人直观地接感到物质的生命力。郑重宾最核心的艺术观念是认为世界并不是由静态的物质和类别组成,而是一场永恒的流变,物质和能量于其中生灭往复。这个观念是古代中国思想,尤其是道家思想的延续。造就了当代科学对于气候和社会行为等动态复杂系统、人工智能、量子物理等领域的探索。通过墨、丙烯、水和宣纸的相互作用,郑重宾的作品表现的是秩序(包括有机生命和人类意识)的生成及其不可避免的消解。他不做客观性地描绘,而是借助材质和自然动能,让类似神经元、血管、树枝、山脉、河流、海岸线等的结构自然生成。

    ABRASIVE SURFACE 磨擦的表象, 2018

    Ink and acrylic on xuan paper 墨 丙烯 宣纸
    200.7 x 182.9 cm
     

     

    在郑重宾三十年的艺术生涯,他融通中国传统水墨和西方抽象绘画,在系统地研究和分析了形象、质感、空间、动势、资料、几何形态这些东西方绘画所共有的基本要素后,郑重宾的作品使人直观地接感到物质的生命力。郑重宾最核心的艺术观念是认为世界并不是由静态的物质和类别组成,而是一场永恒的流变,物质和能量于其中生灭往复。这个观念是古代中国思想,尤其是道家思想的延续。造就了当代科学对于气候和社会行为等动态复杂系统、人工智能、量子物理等领域的探索。通过墨、丙烯、水和宣纸的相互作用,郑重宾的作品表现的是秩序(包括有机生命和人类意识)的生成及其不可避免的消解。他不做客观性地描绘,而是借助材质和自然动能,让类似神经元、血管、树枝、山脉、河流、海岸线等的结构自然生成。

  • CHIMERIC LANDSCAPE 运行中的异化之景, 2015 Environmental video installation 环境影像装置 17'00' “利用延时摄影和影像,我拓展了墨水的视觉概念,从而探索材料的生命。熵和再生的生命周期是完整的。这一概念是大地艺术以及光和空间艺术的基础,二者共同思考我们的思想如何与自然产生互动。这两种艺术旨在为自然界那些看似自然的混乱带来秩序感,从而揭示物质的生存逻辑。”—— 2015 “郑重宾的16分钟致幻山水景观情色般地转化为内部投射的思维景观。光学运动的流体形式,如北宋山水中所见,将虚构之外的光学凝视转移到一个转喻之中,它专注于生命的起源以及人在适应它们的过程中所发现的光环。在《运行中的异化之景》中,同样可以看到这些形式。但从一个混杂的微观旅程的角度来看——一个正在寻求复苏的人,当其羯磨(因果)如波涛般翻滚进入时空中时,失去的间隔会集中在神经末梢上。”——罗伯特.摩根(Robert Morgan), 2015

    CHIMERIC LANDSCAPE 运行中的异化之景, 2015

    Environmental video installation 环境影像装置

    17'00"

     


     

    “利用延时摄影和影像,我拓展了墨水的视觉概念,从而探索材料的生命。熵和再生的生命周期是完整的。这一概念是大地艺术以及光和空间艺术的基础,二者共同思考我们的思想如何与自然产生互动。这两种艺术旨在为自然界那些看似自然的混乱带来秩序感,从而揭示物质的生存逻辑。”—— 2015

     

    “郑重宾的16分钟致幻山水景观情色般地转化为内部投射的思维景观。光学运动的流体形式,如北宋山水中所见,将虚构之外的光学凝视转移到一个转喻之中,它专注于生命的起源以及人在适应它们的过程中所发现的光环。在《运行中的异化之景》中,同样可以看到这些形式。但从一个混杂的微观旅程的角度来看——一个正在寻求复苏的人,当其羯磨(因果)如波涛般翻滚进入时空中时,失去的间隔会集中在神经末梢上。”——罗伯特.摩根(Robert Morgan),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