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生于台湾南投县水里乡;现生活、工作于台湾。
张耀煌在画作中将中国传统水墨画与西方艺术的表现形式相结合,实现了东西方的融合。他常站在巨幅的麻布或宣纸上,挥舞着几乎与身齐高的画笔,以巨大而横扫的笔触在作品中注入表演的能量。基于中国文人传统与禅宗教义,张耀煌将绘画视为一种连接身心的活动。受到长期书法训练的影响,他以整个身体为轴,创作出了这些富有表现力的画作。
2022年,《张耀煌:当绘画成为行动》将通过Hatje Cantz出版。这本学术专著由林似竹博士(Britta Erickson)编辑,汇集国际艺术史学家、策展人和评论家的权威文本,全面记录了艺术家张耀煌的作品。
《张耀煌:当绘画成为行动》节选:
"当他将画笔浸润于墨汁里再将其拉回时,刻意任墨水恣意滴落,观众可能联想到波洛克(Jackson Pollock)那部从玻璃下方拍摄的著名电影。然而张耀煌的行动绘画却也是东方书法的语汇,中国文人(一般为获任命官职的名士,最早出现于中古时代的中国)所称的'写意',即以抽象绘画表达内心感受,而非描绘外在样貌。" ——Performa创始人兼总监罗斯莉·高德柏格(RoseLee Goldberg)
"光是想象这些画笔牵动手指、手、手腕、手臂、躯干、脊椎、臀部、大腿、膝盖、小腿,以及脚的每一部位所展现的舞蹈,就令人赞叹--它们有如不同尺度的心电图探针,得以捕捉到能量最轻盈的悸动,感官最细微的荡漾。身体由此获得了伸展,且稳稳地踏在地面,能够传送和接收'寓居于世'(being-in-the-world)的一切所能--不论是有意识的,或凭直觉的。" ——安东尼·格姆雷爵士(Sir Antony Gormley, OBE),获授大英帝国官佐勋章荣耀
"他虽然接受了传统中国水墨画的正规教育,亦不断从东西方绘画大师的作品中汲取灵感,但他的作品却难以归类。他的绘画与行为艺术源自一种本能的创造力的爆发,是无法用普通术语来评判的,应被归为逸品之列。一千多年以来,中国艺术史一直将逸品作为一个特殊的类别,归为此类的艺术家往往跳脱常规之外,另辟蹊径。他们并不尊崇笔法与构图的极致,而是基于手头的材料进行自由创造和发挥。这样一种创作方式无疑会将艺术家的人格秉性融入其作品之中,因此欣赏画作的同时,也是在欣赏它背后所承载的艺术家的性格特征。" ——策展人、艺术史学家林似竹博士(Britta Erickson)
"黎明前,一群僧侣已诵完晨经,离开佛堂,正鱼贯地步下阶梯……僧侣的脸或为阴影笼罩,或半掩半映,呈现各种不同形状,与实际人脸相去甚远。有些仿如佛像,有些似动物,另一些则像非洲面具。有些僧侣的袈裟,黑暗中只见轮廓,不像裹在人身上的衣服,倒像牛或马的背影,或是披着动物皮……艺术家耐人寻味地表现了生命的喜悦,一种僧侣通常诵念后所经历,超越个体的集体亢奋。整个画面洋溢着'情动'(affect),让神圣与世俗,文化与自然,日与夜,天与地,人与兽,生与死之间的界线变得模糊。佛教思想中的'内在超越'观念,始终贯穿了张耀煌的绘画作品。" ——前韩国白南准艺术中心总监朴东泉(Manu Park)
"张耀煌的绘画手势和滴墨,体现了一种存有的现象学;除了描绘处于涌现状态的身影,同时呈现艺术家作为'行动中的身体'。他的艺术具创新精神,将形象化、具展演性和富表现力的手势结合在一起。通过这种独特而个人的方式,他赋予了画面生命,借以探索起源和极致体现、时间和时间性、传统和现代之间的张力。" ——国际艺评家、策展人玛丽亚·鲁斯·博扬(Maria Rus Bojan)
"张耀煌在他的日常生活中打破人类例外论的偏见。他的创作激发我们将所有生命视为拥有内在世界、情感生活、认知、情感连结和有意义关系的人;所有生命都是拥有自我与真实生活的存在。由此,他加入了由当代科学家、动物行为学家和哲学家在各自领域对抗主流论述的前卫潮流。" ——国际艺评家和人类世理论家迈涯博士(Maya Kóvskaya)
张耀煌近期在纽约的Performa 19(2019)、佛罗伦萨的Palazzo Strozzi(2019)进行演出,并在伦敦Outset当代艺术基金的Climavore驻村项目的表演中回应Cooking Sections所设计的空间(2019)。主要个展包括由玛丽亚·鲁斯·博扬在意大利巴勒莫举行的Manifesta 12上策划的"流动的诗意"(2018)、罗马当代艺术馆的"苍生问"(2016)、第56届威尼斯艺术双年展-平行展(2015)、德国汉诺威Faust美术馆(2014)、德国汉堡Kunstforum Markert Gruppe美术馆(2013)、今日美术馆,北京(2013)、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杭州(2012)、上野之森美术馆,东京(2012)、釜山市立美术馆,釜山(2011)、台北当代艺术馆,台北(2011)、台北市立美术馆,台北(2008)、台北市国立历史博物馆(2005)、中国美术馆,北京(2005),和上海美术馆(2000)等。作品被上海美术馆、釜山市立美术馆、国立台湾艺术大学、罗马Piervittorio Leopardi and Lidia Berlingeri,以及瑞士日内瓦水墨基金会所收藏。